为破解当前课程评价难题、推动教学从“听课”向“评课”转型,2025年11月14日,学院组织本科教学督导委成员召开专题研讨会,围绕课程评价体系优化、提升教学质量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会议由学院副院长李长松主持。

会上,李院长首先梳理了当前教学评价工作的现状与挑战。他指出,当前在评价课程时,对课程是否紧跟前沿、工程案例是否丰富、学生学习成效好坏等方面还存在欠缺,评价指标还较抽象、较主观,还存在重“教”轻“学”等问题,如“两性一度”等概念较难量化,不同专家对同一教师的评价易出现偏差。此外,课程材料审核、学生学习成效追踪等环节也有待加强,个别教师依赖PPT授课,教学设计较少,作业批改与过程考核较为简单随意。针对这些问题,会议提出以“投入产出”为核心的改革方向,借助AI的强大分析能力,强化教学大纲与实施的一致性、强化过程性评价数据支撑,推动评价从“主观感受”转向“客观证据”。
与会督导专家围绕改革细节展开热烈讨论。大家提出,可按照课程类型分类制定评价标准;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设计、使用智慧教学平台等作为基础要求;通过阶段测验、课程设计等提升学生抗挫能力与工程思维;探索将课程评价等级与教师岗位考核与晋升等挂钩,倒逼教师投入教学创新。

本次研讨会为学院构建工科特色课程评价体系提供了改革方向,后续将结合人工智能发展与产业变革背景,结合专家意见完善指标细则,逐步构建更具客观性、可操作性的工科课程评价标准,实现教学督导从“监督”向“赋能”的转变,助力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