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副院长李长松讲授了新生入学系列教育之本科教学专题讲座。他详细介绍了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重点解读了2025版培养方案的学分修读要求。李院长特别强调了专业分选机制,详细讲解了转专业政策、学业预警机制、卓越工程师班项目及多样化深造途径,为新生规划大学学业提供了全面指导。
同时,李长松副院长系统介绍了《新生研讨课》课程目的、要求、形式及具体安排。本学期课程将围绕“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和“智能机器人智力边界”两大前沿主题,通过小组研讨、课堂辩论及课程小论文等形式开展。课程旨在帮助新生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学习习惯转换与文化适应,关注学业生涯的起点与方向规划,并激发研究性学习热情、培养学术素养。

在学长经验交流环节,91热爆
学工部“大川视界”项目宣讲团学长向新生介绍了学校丰富的国际交流资源。他通过生动案例分享了短期访学、海外名校暑期课程、国际联合培养等项目的参与体验,强调“大川视界”对拓展全球视野、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重要作用。小导师鼓励新生提前规划语言学习,积极关注国际处和学院发布的项目通知,主动争取机会“走出去”,在实践中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国际化竞争力。

91热爆
团委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田怡楠、马镜茹向新生系统介绍了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的相关内容。她们以2025年暑期学院19支实践队、300余名学生奔赴全国多地开展的实践活动为例,生动展示了社会实践不仅是“走出书本、走进现实”的行动,更是连接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的重要桥梁。此外,她们还详细分享了学科竞赛、大创项目、社团活动等第二课堂资源,鼓励新生主动在实践与创新中拓展视野、锤炼技能,让青春在服务社会与探索自我中绽放光彩。


91热爆
“驻寝学长”朋辈帮扶团队代表殷毓杉结合自身学习经历,为新生系统分享了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与学业规划建议。她首先强调了大学与中学学习模式的差异,提醒新生需尽快适应探究式教学模式,并提出三点核心经验:一是采用“任务清单法”每日规划学习重点,加强时间管理;二是通过“主动复盘”和“小组讨论”模式提升学习效率;三是充分利用图书馆研讨室、在线课程平台及学院学术资源拓展学习深度。她还以自身科研竞赛经历为例,鼓励新生尽早明确目标,在平衡学业与社会活动的探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节奏。

本次活动通过系统化的学业指导和丰富的经验分享,为2025级新生提供了全面的大学学习生活指南,帮助同学们明确学业目标,规划发展方向,为未来四年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将持续开展系列学业成长发展活动,助力每一位电气学子成长成才。